- 首頁
- 韓娛
【韓網熱門】《暴君的廚師》飛機竟有歷史考據?網友貼「證據」:壬辰倭亂時期由鄭平九發明
{korpic_0} {kortext_0}
上週播出的《暴君的廚師》第9集裡,料理對決來到最後一天,關鍵時刻,蔣春生駕駛「怪鳥」及時抵達,將重要的鍋蓋送到延志永手中。 很多觀眾只當奇幻劇情來看,然而據部份韓國網友考據,朝鮮時代居然真的有造出「飛機」?!
網友貼出兩張圖片作為證據,其一來自韓國機場公司(Korea Airports Corporation)的部落格,寫道:「朝鮮時代,我們曾翱翔於天空。 西方有萊特兄弟的飛行者號,我國則有比它早300年的飛行器——飛車。是在壬辰倭亂時期、晉州城戰鬥中開發出的我國首架飛行器。」
{korpic_1}{kortext_1}
另一張圖來自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全書網站,寫道:「飛車又稱飛行器,在我國記錄中,是在朝鮮時代被髮明的。 發明家鄭平九... 發明了飛車,並於1592年(宣祖25年)壬辰倭亂時在晉州城戰鬥中使用,既用來與外部聯絡,也曾幫助被困於嶺南某孤城的城主逃出三十里之外。
此外,中國的記錄中晉代張華所著《博物志》裡有「飛車」的記載,北宋詩人蘇軾的《金山妙高臺詩》中也有提及,可見在此之前就已存在飛車。
然而,由於缺乏其形態與結構的詳細記錄,至今無法確切瞭解。 有學界觀點認為,飛車可能是一種『裝有人形稻草人的、用於擾亂敵軍的飛行裝置』。
撰稿人:樸大順(國立光州博物館,民俗學)」
{korpic_2}{kortext_2}
*以上為原PO內容,小編查閱了原PO貼出的資料來源,其實韓國機場公司的部落格在後半部份有提到,飛車在壬辰倭亂之後未曾出現,可能因鄭平九戰死或不受王室重視,導致技術和資料失傳; 由於飛車沒有自動動力裝置,設計圖也並未完整儲存,因此很難與飛行者號相比。
{korpic_3}{kortext_1}
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全書網站則在開頭註明:「本條目內容為經該領域專家推薦所選之執筆者的學術見解,可能與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的官方立場有所不同。」
{korpic_4}{kortext_2}
張華《博物志》提到的飛車:「奇肱民善為拭扛,以殺百禽,能為飛車,從風遠行。」奇肱國是《山海經》等古籍記載的北方國家,居民一臂三目或一足三目,身具三眼。蘇軾《金山妙高臺詩》提到的飛車:「我欲乘飛車,東訪赤松子。蓬萊不可到,弱水三萬裡。」
韓國網友評論:
1. 本以為是奇幻劇請、一笑而過,居然是真的? !
2. 架空歷史題材的特色:如果覺得不合理,那就是考據
3. 其實很多寫架空歷史的作家本來就是歷史迷,所以考據相當嚴謹
4. 哇~這才是真正的國族自豪感吧!
5. 太厲害了,這種事一定要大肆宣傳!
6. 原來這也是有考據的,我們祖先真的天才!
7. 「飛車」雖有記錄,但沒有設計圖,所以不像萊特兄弟的飛機那樣被承認ㅠㅠ不過確實有留下文字記錄!只要有設計圖,我們就是更早的第一啊!!!
8. 可能更接近於滑翔翼吧? 要說是飛機有點模糊。不過至少存在過,已經很了不起kkk
9. 至於馬卡龍,也有人驗證過:如果廚師用當時能取得的食材,再把大鐵鍋燒得像烤爐一樣,就真的能做出來。 這是真正的「考據劇」!
10. 劇情本來就是幻想混搭,觀眾卻在其中找考據kkk
11. 那個「飛車」既不知道動力裝置是什麼,實物更是沒人見過,所以不能算「世界最早的飛機」......
12. 以當時的科學與技術水平來看,有動力的飛行根本不可能
13. 在中國、韓國等前近代記錄裡,「飛車」這個詞只在幾部史書裡零星出現過,原理和形態都不清楚,當然也不存在實物。 即使真的存在,以當時技術條件來看,也難以超越無動力滑翔翼或原始熱氣球。 一些偽歷史學假定的「動力飛行」根本不可能,像「世界最早的飛機是韓國的飛車」或「在萊特兄弟之前就有飛車」這種口號,多半是為了吸引讀者興趣的噱頭或誇張說法。 說到底並非真正的考據,只是中國與韓國的古籍裡留下了帶有文學想像的傳說罷了。
出處:https://theqoo.net/hot/3924984727
- 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