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韓網熱門】韓劇事前製作漸成主流,令「五大追劇文化」遺憾消失!支援聲音意外超多

{korpic_0} {kortext_0}

原PO總結的五個追劇文化是:

1. 終映宴:以前在播出大結局當天,能看到終映宴(殺青宴)的新聞照片。

2. 季節感:舉例來說,《我的完美秘書》播出時間是冬天,拍攝時間卻是春夏。 夏天播出的電視劇裡,演員常常穿著厚外套演出; 觀眾在現實裡穿著厚外套看劇時,演員卻在酷暑裡穿著短袖拍攝。
{korpic_1}{kortext_1}

3. 編劇、導演和演員與觀眾的心情不同,無法用同樣的步調追劇。 觀眾正看得興致勃勃,但演員早就殺青,正在拍攝其他作品; 對編劇、導演、演員來說,那已經是遙遠的過去了。

4. 有時連宣傳綜藝和劇終採訪也沒有...

5. 有些劇集拍好之後放了幾年才播出,已經不符合當下流行趨勢。

韓國網友評論:
1. 季節感和對於劇組來說已經是過去,確實讓人感到可惜
2. 以前還會根據觀眾意見修改結局
3. 我還在全情投入地追劇,編導演員已經向下一部作品前進了,真的有點遺憾.. ㅠㅠ
4. 雖然可惜,但從前的製作環節真的太拼命,演員們連續兩三個月沒時間睡覺,經常拿著臨時出爐的劇本拍戲,甚至劇終當天才殺青
5. 有的劇到播出前一刻還沒有完成版,結果鬧出放送事故
6. 當時根本是野蠻時代,幾乎是「拿人去榨」拍出來的作品
7. 以前臨時劇本、臨時剪接非常嚴重,甚至有邊播前半段邊剪後半段的情況
8. 過去工作人員因為睡不夠,經常在扛器材時摔傷; 冬天拍戲冷到要生火取暖,有人因火星燒到衣服而燙傷,夏天又沒時間洗澡得皮膚病
9. 以前人氣高的角色可以臨時加戲,延長播出也很有趣,但那樣幾乎直播式的拍攝真的折磨人
10. 有什麼值得可惜? 我認為太晚開始事前製作模式,從前的製作環節真的不像話
11. 現在也有很多是半事前製作,先拍好四分之三,剩下的邊拍邊播,季節感也不違和
12. 「直播式拍劇」時期,到了後半段能看出演員皮膚變差、水腫,可以猜到現場環境有多麼惡劣,現在看起來好多了
13. 沒什麼好可惜,現在既能保持優秀的劇集品質,劇組和演員也能活的有個人樣
14. 我是圈內人,從前的韓劇製作系統就是像殭屍一樣拍戲。 16集的作品會先拍6到8集,之後參考收視率邊拍邊播,實際上要在8周內把剩下8集拍完。 編劇們也得拼命趕稿,幾乎是亂寫。片場就是殭屍大會,只能在移動時睡覺。 如果收視爆了,大家就像嗑藥一樣靠觀眾反響撐下去; 其實不管收視率好不好,大家都是邊吐邊拍(真的吐)。 工作人員毫無待遇可言,末端人員時薪不到兩三千韓元,工作半年賺不到500萬韓元。 有些劇當天播出前下午還在拍,把素材送到剪輯組,甚至在播出中途邊剪邊送播; 放棄後製,用黃色濾鏡蓋一蓋就播了。 隨著時代進步、觀眾變得挑剔,這種後製草率的作品反而被罵翻。 從奉俊昊導演之後才開始推標準合約,變成事前製作後品質提升,工作人員待遇也稍微改善了。 以前所有風險都是現場工作人員扛,現在至少是投資方和製作方在承擔。 舊時代的「感性」就當作「啊,以前那樣啊~」懷舊一下就好了,哈哈

出處:https://theqoo.net/hot/3914509301

猜你喜歡